東莞“未來產業”有前景更有“錢”景

发布时间:2019-03-18 14:07:01

浏览次数:

字体大小:    

image.png

■東莞已擁有180余家生物技術企業。圖為東莞凡恩世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資料圖片 程永強 攝

  《東莞市2018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藍皮書》建議,在人工智能、健康醫療以及第三代半導體等未來產業發力,爭取若干個產業到2025年產值達到500億元

  在人工智能、健康醫療以及第三代半導體等未來產業領域,東莞爭取若干個產業到2025年產值達到500億元;對于機器人、高性能電池、新能源汽車、新材料等新興產業,爭取若干個產業到2025年產值達到1200億元……

  近日,我市高新技術產業協會發布了《東莞市2018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藍皮書》(簡稱《藍皮書》),提出了如上發展重點領域與目標。《藍皮書》認為,目前我市高技術制造業發展迅猛,但需要分未來產業、新興產業、優勢產業等不同領域,對我市高新技術產業進行重點培育,做大做強。

  2018年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.0%

  近年來,我市牢牢把握新一輪產業革命的發展契機,強化規劃引導和政策扶持,積極發展壯大高新技術產業。為了摸清家底,市高新技術產業協會與高工產業研究院(GGII)攜手編制了《藍皮書》。“通過政府權威部門數據、協會摸底以及專家深入調研走訪,協會對2018年高新技術產業進行了全景式梳理與分析。”市高新技術產業協會秘書長夏正昌稱。

  《藍皮書》顯示,2018年,東莞市高技術制造業工業增加值達1520.62億元,同比增長11.0%,增速較全市工業增加值高4.6個百分點。數據顯示,2012年—2018年的七年間,我市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了171%。其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,也從32.4%增長到38.9%,成為我市工業發展的重要支柱。

  從產品體系來看,高技術產品保持穩定增長。我市高新技術產品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技術、生物技術、新材料技術、光機電一體化技術以及新能源高效節能技術等五大領域,其中電子信息領域的產品較為突出,占據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生產的半壁江山。數據顯示,2018年前三季度,東莞市智能手機產量增長5.4%、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5.1%、電子元件增長19.8%、集成電路增長38.1%、模具增長296.4%。

  分片區看, 在各鎮街(園區)中,長安鎮與松山湖科技水平明顯領先于其他鎮街。2018年1-10月長安鎮專利技術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達到17452件、8285件,占全市的比重分別為13.09%、7.88%,主要由于OPPO、vivo兩家“倍增計劃”重點扶持企業專利數量較多。松山湖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分別為9369件、4103件,占全市的比重為分別7.03%、3.90%。《藍皮書》指出,隨著新進駐企業及一批成長型企業的帶動,預計松山湖未來專利數量仍將保持較高速度增長。

  不過,《藍皮書》也指出, 我市高新技術產業面臨明顯短板,包括高新技術產業層次偏低,人才相對匱乏,空間資源日漸緊缺,可持續發展有待加強等問題。譬如,高新技術產業中仍存在大批生產代加工企業,缺乏核心技術,盈利能力低,受下游公司影響嚴重,不利于東莞市高新技術產業的價值鏈提升。

  爭取若干個未來產業到2025年產值達到500億元

  未來從哪些高新產業方面著手?《藍皮書》認為,結合現有產業基礎和未來發展方向,要從未來產業、新興產業、優勢產業等方面,對我市高新技術產業進行不同層次的重點培育發展。

  其中,未來產業代表著未來的發展趨勢,深圳、廣州等發達城市紛紛提前布局未來產業,打造未來核心競爭力。對于東莞而言,主要在人工智能、健康醫療以及第三代半導體等產業發力,爭取若干個產業到2025年產值達到500億元。

  譬如,東莞已擁有180余家生物技術企業,280家醫療器械產業企業。作為東莞市生物與新醫藥產業主要集聚區,2018年8月,松山湖高新區出臺的《東莞松山湖高新區促進生物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》政策已經填補了東莞市生物與新醫藥專項扶持領域的空白,且產品研發與產業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與廣州市相接近,例如東莞、廣州市對生物與新醫藥產品研發與產業化最高補貼金額均達到1000萬元。未來,將招引優質企業落戶,助推東莞市生物與新醫藥企業做大做強。

  新興產業方面,近年來,我市針對新興產業實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推動全市新興產業快速發展,規模不斷壯大,以機器人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為主體的產業集聚效應日益明顯。《藍皮書》提出,我市將繼續壯大機器人、高性能電池、新能源汽車、新材料等新興產業,爭取若干個產業到2025年產值達到1200億元。

  優勢產業方面,高端電子信息產業、高端裝備制造業為我市兩大優勢產業。我市應補齊關鍵環節,促進優勢產業的提升。其中,《藍皮書》特別提出,高端電子信息產業方面,要推進5G網絡系統構架技術研發,布局5G通信技術商業化應用。高端裝備制造業方面,推進智能生產線建設,積極布局高端激光設備制造,發展激光3D增材制造技術,促進3D打印與傳統工藝融合。


TOP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
上一條:智造再發力!莞產“彩超”進軍東南亞醫療設備市場  下一條:兩岸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基地牽手東莞理工,共建新型研發機構!